飘天文学网 > 谨遵长公主之令 > 第90章第90章

第90章第90章


城门口,陆祜再也维持不住脸上的平静,他先前是认为霍余肯定带不走他,但如今城门大开,一旦出了这淮南城,那任何结果,都不会再是他说了算。

        在淮南多年的说一不二,让陆祜野望疯涨,他在心里将钟立忞和孟岩秋碎尸万断八百次,明面上只能强撑着底气,阴沉怒斥:

        “愣着做什么?还不拦住他们?!”

        这话是对其他五族当权者说,几族牵扯不断,如果陆祜被抓,其余几族也逃脱不了干系!

        所以,陆祜才有底气,这些人不可能冷眼旁观。

        霍余高坐于马,他朝城门外看一眼,甚至都能看见岭安的大军将要压境,而这些人还在不知所谓地争讨这些。

        富贵迷人眼,也就让人失去了神智。

        其余几族在陆祜的沉声下,显然也知道陆祜这是在威胁,顿时神情不定,人人想法似皆有不同,只有钟立忞和孟岩秋站在一起,和他们可以说是泾渭分明。

        就在他们摇摆不定时,霍余的马鞭哗然在空中响起,他挑眉问:

        “你们要拦?”

        和陆氏最好交好的李家终于站出来,垂头拱手:“并非要拦钦差大人,而是侯爷身体抱恙,罪名未定,他仍旧是先帝亲封的侯爷,是不是该让侯爷休养几日,再北上长安?”

        这种形势不明的情况下,李传也不想站出来,可他不得不这么选择。

        和其余几家不同,他们李家和陆家牵扯甚广,早就绑在了同一条船上,陆祜若倒,李家也无法保全自身。

        孟岩秋不动声色地觑了眼霍余,这位殿前太尉神情太淡,哪怕刚刚钟立忞没有站出来前,他脸上都没有丝毫畏骇,他是打心底觉得淮南不足为惧,所以,他的言行都显得漫不经心。

        在李传话落后,霍余的情绪甚至都没有波动,他不紧不慢地问向其余人:

        “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几人对视一眼,只有元氏显得犹豫不决,但在陆祜的眼神下,只能上前拱手:“李大人言之有理。”

        倏然,就听霍余轻嗤了一声:

        “各位大人应该感激圣上的这道旨意,只让我押送陆氏回长安审问,不然——”

        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在场众人脸色顿变,他神情明晃晃地写着想要将他们一网打尽。

        霍余真不知他们在想什么,明知皇上要处置陆家,这个时候不避着点,还上赶着惹眼,这是嫌死得太慢?

        霍余稍颔首,示意这些人朝外看,在这时,他们才发现,不知何时,淮南城的百米之外居然已经被包围了起来,他们意识到什么,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在这时,才听见霍余的冷声轻怠:

        “我知道你们在等什么。”

        霍余不可能给陆祜任何机会,他挥了挥手,立刻有人将陆氏带出城门,刹那间,陆氏一族终于平静不了,哭喊挣扎声不断。

        这时,霍余才不紧不慢地回身看去,在众人胆战心惊中,漫不经心道:

        “我也想知道,这淮南的三十万大军,究竟是我大津朝保家卫国的军队,还是你们淮南用于满足野望的私物!”

        冷冷淡淡的一句话,不带任何情绪,但在一片沉寂中,格外掷地有声,似也传进了不断赶来的淮南军耳中。

        逼得淮南军队不得不停下。

        四周尚有百姓,离得很远,有的从窗户中探出头,大街上一片静谧无声,骇然地听着这场惊变。

        李氏一群人瞬间被逼得没有退路。

        谁都不知这位年轻的殿前太尉究竟想做什么,那城外乌压压的大军压得他们心中沉甸甸的,几乎喘不过气来,唯有孟岩秋和钟立忞还能保持冷静。

        元氏在心中骂了一声,孟岩秋这个老狐狸肯定早就知道了淮南城外的事,若无他帮忙做掩饰,淮南怎么可能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如今大军困城,将他们如瓮中捉鳖!

        钟立忞倒好,生了个好儿子,竟能在这一场变故中被孟岩秋这个老狐狸拉一把!

        别是什么是钟立忞发现不对劲,元氏太了解孟岩秋了,就他心思最深,孟家看似式微,但族人一直低调行事,几乎在任何事中都讨得一份好处。

        所以,在看见孟岩秋站队时,元氏就开始了犹豫不决。

        赶来的淮南军面面相觑停下,霍余眼中的冷色才淡了些许,他只冷声撂下:

        “记住你们的身份!”

        他们在淮南,是要挡住北幽可能的来犯,而不是将矛头指向生养他们的大津!

        有人无声地低下头,亦有人转头朝百姓居处看去一眼,那些百姓不敢冒头,只能从窗户缝隙中看见一双双惊恐的眼神。

        这一记记眼神,砸得无数淮南军低下头颅。

        无需多言,任何人看见这一幕,都知道他们不想要战争。

        一旦战争燃起,谁都无法确保日后这惊恐的眼神是否就会出现在他们亲人的眼中。

        就如霍余所说,淮南军只是身在淮南,可归根结底,他们仍旧是大津朝的军队,在听见第一声兵刃落地的声音时,淮南军的指挥就知道不好!

        李传闭了闭眼,他深知,大势已去。

        霍余才继续道:“在陆氏上长安接受审问时,淮南会有人前来接手。”

        钱元罕来淮南,可不是来散心游玩的。

        无人敢反驳。

        霍余转身,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浩浩荡荡地离开,原本以为的腥风血雨全然没有发生。

        霍余垂眸,他知道,造成这个结果的,并非是那些淮南军的良知,而是围在淮南城外的六十万大军。

        他和肃北将军在营帐中见面,袁忠仰头哈哈一笑:

        “太尉大人刚才可真威风!”

        离得这么远,他就看见淮南那群人明明人多势众,在霍余面前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

        这群人,往日仗着家族根基,对他一副“朽木不可雕”“不可共语”的态度,尽是埋汰人,把袁忠憋屈得不行,今日见这一幕,哪怕没有仗打,袁忠也觉得痛快!

        霍余无奈摇头:“狐假虎威罢了。”

        袁忠不认同,不是所有人在刚才的那个场景都能表现得安然自若。

        袁忠的任务完成了,他问:

        “太尉接下来要我做什么?”

        肃北将军和殿前太尉皆为一品,二人同品级,说话也不需要毕恭毕敬,袁忠因刚才一事,对霍余态度好上不少。

        霍余和他说:“陆祜一行人,必须尽早带回长安,但是还要辛苦将军一段时间。”

        袁忠知道他话中何意,不过有点意外:

        “太尉不回长安?”

        霍余摇头。

        自有旁人押送陆祜回长安,他来淮南的目的还没有达到,怎么可能离开?

        袁忠不解,但也没有多问,不过他想起来:

        “听闻公主也到了淮南,渠霖关那处坏境气候皆差,如果太尉要在淮南待一段时间,不如将长公主请到淮南城。”

        霍余早就差人送信去渠霖关了。

        在他说罢,袁忠忽然给了霍余一个你懂我懂的眼神,压低声音:

        “看来太尉和公主好事将近?”

        霍余眼中终于带了点笑意,在得公主首肯后,他现在可以理直气壮地在旁人询问这事时点头了。

        不似在洛劢城时,他只是心虚地默认。

        袁忠哈哈一笑,他倒是实话实说:“当初回长安,我倒是有心替犬子请旨,可圣上说公主已经有了心仪的人,公主大气高贵,不似寻常女子扭捏,还是太尉有福气啊。”

        他说得坦荡,霍余也生不出恶意,而且,他很喜欢听别人夸公主,尤其把公主和他联系在一起。

        所以,他点了点头:

        “的确是我的福气。”

        这种私人的事,袁忠没有多说,知道他还得在淮南待一段时间,就回了自己的营帐。

        陈媛是在翌日到营帐的。

        霍余得到消息,立刻迎出去,陈媛所过之处,皆是俯身行礼,她还带来了二十万边城军和一万禁军。

        公主仪仗华贵,所以,这次她特意换了辆简朴的马车。

        她的尊贵无需用外物时刻彰显。

        陈媛刚出马车,就看见了霍余,他正伸手来扶她,陈媛自然地将手交给了他。

        袁忠见状,偷偷地朝霍余挤眉弄眼,被陈媛发现,不紧不慢地轻挑了下眉梢,袁忠见过公主后,就很快离开,将空间留给了霍余。

        公主居住的地方,任何时候都是舒适的,哪怕区区营帐。

        陈媛端详了霍余好一阵,将霍余看得浑身不自在,低头找自己的不对劲,才不解的问:

        “公主,可是我哪里不对?”

        陈媛眸眼带笑,不紧不慢道:“我只是看看我们的太尉大人可是有三头六臂,居然这么轻易就处理好淮南一事了。”

        梦中可是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霍余轻咳了声:

        “是公主时机抓得好,没有给淮南增强实力的机会,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他说的是肺腑之言,可陈媛却不是在说这个,她轻哼了声:

        “听闻城门前,孟氏和钟氏大开城门,才不至于让太尉大人深陷淮南,你何时和他们有联系的?”

        竟也不告诉她,险些让她以为,如今的淮南还和梦中一般,只短短两日,就生了很多的担忧。

        霍余也不知该如何解释。

        半晌,他才说:“公主可记得萧果?”

        陈媛当然记得,那个说话常怼得霍余无话可说的属下。

        陈媛颔首,示意他继续说,霍余只垂眸淡淡道:

        “我曾派他在淮南待了数年。”

        自不可能什么都没有做,也是在那期间,说服了孟氏投诚。

        这件事,圣上知晓。

        而那时,公主还处于见他厌烦的地步,所以,才没有和公主说。

        作者有话说:

        霍余:咳咳,好事将近

        【滑跪】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1680343/6111051.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