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网 > 末日永宁 > 第114章 姚院士2

第114章 姚院士2


“英雄多出屠狗辈,屁民最是敢打敢拼!”……张永宁

  ……

  行政楼的一间大会议室里,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在给张永宁等人讲述:“当时校区里并没有多少人。学生大都已经放寒假了,只有少部分像我们一样,还有课题的同学都是自己选择留下来的。

  后来上级通知支援各处进行防疫,大都去了一线。结果……因为我们几个是在科研楼的实验室里配合姚老师工作。所以没去。

  再后来,局势不可控之后,已经和外界失去联系了。老师严令我们不得离开实验室的范围,在那个环境下,我们度过了最初的一个星期。

  可接着,食物出现了短缺,我们只好穿着全套的防护服出来找吃的,但害怕自己被感染,所以每人都随身携带了氰化物。大家都下了决心,一旦被感染了就吞下毒药,绝不能变成那种‘感染者’。

  意外总是有的,我们的一个同学,叫廖俊,请记住他的名字。他就是在一次找食物的过程中,不幸被‘感染者’围攻了。他当时果断地服下了毒药,可依然没有逃脱被那些‘感染者’分食的结果。

  我们后来想替他收尸,但发现,分食他的那些‘感染者’全部都没有了生命体征。也就是廖俊的这次牺牲,让我们找到了办法来消灭那些‘感染者’。再加之,校区范围内的感染者本就不算多,所以现在我们的环境算是安全的。”

  直到一个月后,我们也找到了一些‘感染者’的行动规律,它们一般不会随处乱走,鲜血味以及噪音会让它们发狂。死去的‘感染者’数据我们也记录了一些,也发现了孢子与病毒相结合的奇异现象。

  院士已经有了一些设想,但还没有发展到活体实验的阶段,所以你们这次带来的血清和数据简直太重要了!

  至于你们刚提到的无线电呼叫,应该是南边工业大学的同学们。除了工大,北边的机电学院,东边的农大以及云朵山西侧的外语学院都还有幸存者,而且人数应该不少。不过各个院校的通路上有太多的‘感染者’了。

  我们没有办法把人接过来,不过,可以用无人机互相联系,农大那边的朋友还给我们送了蔬菜。还有,附属医院那边有大量的‘感染者’,只不过有院墙和运河隔开了,它们倒是过不来。”

  负责介绍的年轻人叫戴文乐,椭圆的黑边眼镜让他看起来弱不禁风,说起话来也是慢条斯理,可这些平淡的话语让何爽深深触动。她也是经历过这样的日子的,但显然她更难熬。

  从灾难开始到和张永宁三人相遇之前,她只有一个人,可这丝毫不影响她对这些年轻人的敬佩,毕竟当时的自己还有武器,每一个活下来的人都是勇敢的。

  姚院士一脸慈祥地来回看着包括张永宁在内的这些年轻人,也许是高兴了,待得戴文乐介绍完,自己也起身说道:“人活在世上多的是困难,但只要有人,就总会想出办法来!我一个活了九十多年的老头子,估计也没几天活头了,但看到你们,我很欣慰,有善于专研的学子,也有勇猛善战的骁将,你们,就是民族的希望!”

  九十多岁?张永宁懵了。这简直是老神仙啊。看到院士目光灼灼地看向自己,以为是想要自己发言,赶紧站了起来:“可不敢和各位栋梁相提并论,我以前只是个修车的。”

  姚院士听到后,却哈哈大笑,说道:“修车的怎么了?英雄多出屠狗辈!看你的眼神,有杀气!一定消灭过不少敌人吧?这瞒不过老头子我的眼睛,我31年生人,经历的生死怕是不比你少吧?

  我也不多夸你,总之,今后这里的安全就交给你了,没有你们的保护,这些文弱书生哪里静得下心来搞研究?

  我又哪里舍得闭上双眼?等到成功了,老头子请你一壶好酒,如果我等不到那天,翘辫子了,你们就上我坟头说一声,让我也瞑目。”

  ……

  周磊和战士们正在道别,却看见张永宁领着三个人迅速从楼里跑了出来,笑着打招呼:“哟,怎么的?还舍不得让兄弟我走了啊?”

  “计划有变,老周!”张永宁这回倒没有和周磊开玩笑的意思,直接简要的介绍了这里的情况,然后一脸认真严肃地说道:“老周,这次还得辛苦你多跑几趟了。

  我临时决定,直接在这里建立花城根据地,所以,你这次回去跟老程说一声,再调一个营的战士过来,这次务必要保障疫苗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外,这是戴文乐和他的两名同学。”张永宁一把拉过戴文乐,也不管人家被拽的呲牙咧嘴的,接着说道:“这次他们几个和你一起回基地,他们另有重要任务。一定要把姚院士在主持研究工作的事情报告给老程,喊他务必尽快地安排人手过来。切记切记!”

  周磊一听也认真了起来,得到张永宁的吩咐,丝毫不敢耽误,连午饭都没留下来吃一口热乎的。匆匆就招呼戴文乐三人登上飞机,马不停蹄,驾着直升机‘突突突突’的就向南海返航。

  直-20最大航程超过2000公里,一次加满油正好一来一回,倒不耽误事儿。

  ……

  午饭过后,何爽也立即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拿着随身携带的血清样本密码箱就跟随姚院士几人前往了科研实验楼开始了工作。

  张永宁自然也不会闲着,也是吃完午饭,就集合了队伍。准备对医学院周边的幸存者们开始实施搜救。而由于周围的情况相对复杂,因此经过了一轮无人机空中侦察之后。张永宁决定从易到难的展开搜救任务。

  第一个选择的目标就是一山之隔的花城外语学院,倒不是那里的幸存者多是年轻女性,而是无人机反馈的信息显示从云朵山横插过去的道路,沿途的‘感染者’数量不是很多,相对比较安全。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2284916/11111048.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