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改变之一


于志宁表示忍不住,真的忍不住。

    尤其是李承乾那双纯真的眼睛,让他真的忍不住笑出声。

    实在太强了。

    他觉得长孙无忌这个老阴比大概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被纯真的大侄子给坑了。

    这叫什么?

    于志宁忍不想,这大概就叫真诚是最大的必杀技吧。

    难道长孙无忌还能拒绝大侄子的一片拳拳真诚之心。

    在长孙无忌艰难的点头后,李承乾开心的离开。

    随后长孙无忌恶狠狠的看向于志宁,等着吧,总有一天我会弄死你这个看笑话的家伙。

    老夫的笑话,不是那么好看的。

    …………

    李治和武则天时空则没有这么麻烦。

    心狠手辣的二人根本没有想过垃圾再回收利用。

    二人接手的都是人口已经恢复的差不多的太平盛世。

    所以二人直接利用这次纨绔子弟事件打击世家。

    亲信亲自下场,把纨绔子弟的罪行公布出来,让所有人一起欣赏一下朝廷的执行力,增加朝廷的威信。

    顺带着以犁庭扫穴,顺藤摸瓜的手段把那些世家大族打压一顿。

    纨绔子弟的产业多多少少都和世家大族的产业有关联。

    那这个“关联”多深,就看李治和武则天有多狠了。

    二人借着纨绔子弟名下有人口生意的,直接打击世家隐户问题。

    一副你不拿出来一部分堵住我们的刀,就别想好的态度。

    这种借口打压的事,二人实在干的是顺手。

    至于自己手下隐瞒的情况?

    二人表示抱歉,还真没有。

    因为我们用的人,都是这几年对外扩张升起来的新贵。

    这些新贵的老早就想咬那些世家大族一口了。

    毕竟,顶级权贵的利益是有限的,尤其是在不能随意克扣,剥削百姓的情况下,那大家就只能自相残杀,吞噬同类了。

    那么,新贵自然就只能疯狂向老牌家族发起冲击。

    李治和武则天在收到底下人送来的各种情报后露出满意的神色。

    在二人看来,皇帝的主要工作就是平衡各方利益,顺带利用利益来牵引人们进行前行,维持稳定。

    …………

    开元二十五年。

    李林甫在李隆基的肯定下于大唐内进行改革。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再像历史上一样,大规模启用外族将领,而是以促进民族融合为主进行的改革。

    李隆基看着大唐内的外族人,眼珠子一转,开始宣传汉人血统高大上的言论,让那些外族人以加入汉人为荣耀。

    随后李隆基和李林甫两个人联手打造了一些外族将士对外作战勇敢,然后获得封赏,成为汉人的事迹。

    让大多数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外族人勇于表现。

    最后于战争中消磨大量垃圾人口基因。

    活下来的精英则加入汉人的大家庭之中。

    其中属沙坨人最积极。

    他们都是一副我爹是唐人,我只是被耽误成为了唐人而已的态度。

    李隆基觉得自己这个方法是真不错。

    李林甫则在盛唐兴盛之际开始小规模进行制度修改。

    包括加大普通人的升迁,抑制世家大族,打击地方宗族,地方人牙子等等。

    一切天幕提到的,他们以前没有意识到的,都开始进行改革。

    李隆基是咬紧牙关在干活,他不想再拥有唐玄宗称呼。

    那个玄字,他怎么看怎么觉得是对他的侮辱。

    他要比肩的是秦皇汉武太宗三人。

    最起码,得做出一些别人一看就觉得他老牛逼的功绩。

    要知道,他可是继承了之前大唐三代明君,数十年积累的盛世啊。

    …………

    宋初,赵匡胤还在暗搓搓的积攒国力。

    他的目标是打出去,收服燕云十六州。

    宋,李纲时期。

    磨刀霍霍完成的李纲等人把各家各户的纨绔子弟都踹入了死士营中。

    然后由宗泽带着宋朝集结起来的三十万大军,由韩世忠做副,年仅27的岳飞做先锋,向金国发起反击。

    后勤,武器,士气全部拉满的宋朝第一战就把金国战神完颜宗弼打懵圈。

    宗泽年龄偏大,指挥军队有些吃力,但韩世忠正在壮年,再加上岳飞等一票子历史留名的北宋名将,大家一拥而上,直接是连战连胜。

    半年后,宗泽因为连翻大战,身体吃不消,开始逐步放权。

    韩世忠开始全盘接手。

    岳飞靠着无解级别的军功,一跃成为韩世忠副手。

    岳家军也再次名镇历史。

    这一次,不光是忠义之名,还有无解级别的战斗力。

    未知处的系统看着岳飞带领岳家军吊打完颜宗弼,完颜宗翰的场景,忍不住道:“如果把岳家军弄到神话版三国里,就是妥妥的军魂级军团啊,岳飞绝对是卫大将军那个级别的强者。”

    不过宋朝内部在前线频繁胜利,武人地位持续升高的情况下也出现了一些动荡。

    哪怕有李纲之前弄的,以孔夫子为首的儒家镇压理论,也还是不够。

    纯粹的文人不光讨厌纯粹的武人,也讨厌新儒家中的半文半武。

    哪怕他们觉得半文半武是正确的,但是以前纯粹文人士大夫的福利待遇让他们舍不得改变立场。

    李纲则坚定的支持宗泽等人的前线战争。

    胜利就在眼前,怎么能容许你们的小利益而失败。

    为此,李纲先同意了一波军事升迁,又把宗泽的儿子调回来当兵部尚书,最后狠狠给宗泽韩世忠输送一口血,让他们弄一个大新闻。

    大新闻就是岳飞提出了一个大战略,一个效仿霍去病的大穿插战术,只要执行成功,一口气就能干死金国。

    他要带领一支军队穿越到金国后面,来一个大战背刺。

    而正面战场需要宗泽和韩世忠架住。

    这是二战时候的战略战术。

    理论上是不可能被通过的。

    但谁让岳飞有天幕认证过的,差点靠自己打赢金国的名头呢。

    所以李纲等人果断同意,反正宋朝有钱有粮,那就撒开欢的干呗。

    岳飞28岁这一年,他完成战术穿插,配合韩世忠的正面战场,二人一脚把整个金国踹死。

    内部的李纲,也借着这个大新闻正式通过一系列新儒家政策。

    自此以后,儒家重现春秋战国之风气。

    论道辫经很重要,但是武力也很重要。

    宋朝风气也素然一变。

    新儒家的士大夫更贴近于实事求是,知行合一。

    (本章完)


  (https://www.piaotian55.net/book/3169540/11111064.html)


1秒记住飘天文学网:www.piaotian55.net。手机版阅读网址:wap.piaotian55.net